内蒙古:端牢中国饭碗 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根基
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
2023-06-21(相关资料图)
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武向良介绍了“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情况,通报内蒙古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取得的成效。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有基础、有潜力。内蒙古在保障耕地面积的同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全力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根基。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今年全区投资59亿元建设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和兴安盟扎赉特旗成功入选国家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将乌兰察布市确定为旱作高标田“四级共建”示范点;在赤峰市典型旱作区推行“坡改梯”模式2.0版。自治区农牧厅盯紧目标强化措施,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力争早建成、早见效,春播前已完工投入使用204万亩,可提升粮食产能4.1亿斤。
在推进设施农牧业建设方面,内蒙古研究制定《加快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实施方案》和《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实施方案》,20万亩设施农业新增任务全部落实,已开工9.1万亩;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及花、果、菌、药等产业,集中连片推进一批老旧设施蔬菜基地改造提升;引进浙江四维、国能神东集团建设高端设施农业,支持北京宏福集团建设智能温室75万平。到今年底,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230万亩以上,为全区“菜篮子”提供坚实保障。此外,全区实施改造提升600个养殖场、创建标准化示范养殖场800个,进一步提高现代设施畜牧业建设水平。
在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方面,全区安排衔接资金3.2亿元,实施34个农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节点布局、服务网络和支撑体系项目,加快推动巴彦淖尔、呼和浩特、通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运营,支持农畜产品末端冷链设施设备应用和改造提升,推动产销对接,全力提升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辐射能力与供给能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